
会员
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克更新时间:2020-01-13 18:40:54
最新章节:《在路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摇滚青年永远的圣经!只要内心依然滚烫,你就一直在路上!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涅槃乐队、大门乐队、大卫·鲍伊、帕蒂·史密斯、卢·里德、乔布斯、约翰尼·德普、痛仰乐队等无数文化偶像的偶像。鲍勃·迪伦:《在路上》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披头士乐队的名字就来源于《在路上》。乔布斯在《在路上》影响下创立了苹果公司。痛仰乐队《再见杰克》致敬本书作者杰克·凯鲁亚克。约翰尼·德普曾花一万美元收藏凯鲁亚克的旧雨衣。全世界追求自由、永葆激情的青年人手一册《在路上》!在《在路上》影响下,100万家星巴克咖啡馆开遍美国,100万条李维斯牛仔裤被年轻人抢购一空;10亿人追捧的摇滚乐、朋克、嬉皮士、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都因《在路上》而生。在人类文学史上,《在路上》是一部永恒的精神宣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去尝试、去折腾、去闯荡,在生活之路上寻找信仰和力量。《在路上》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拥有300多个版本;《时代》周刊20世纪百大英语小说,现代文库20世纪百大英语小说。《在路上》几乎是所有经典公路片的灵感来源:《逍遥骑士》《末路狂花》《德州巴黎》《天生杀人狂》《恐惧拉斯维加斯》……全新精装十大硬核价值版《在路上》,翻开这一本,彻底读透《在路上》!中国摇滚乐迷,认准这一版本!1.【官方底本】译自1957年引发轰动的《在路上》VikingPress初版底本2.【全新译本】《漫长的告别》译者姚向辉又一神作,精准还原“垮掉派”癫狂文风3.【手绘地图】边读边对照,一览主人公4次横穿美国的驾车路线4.【原创插画】手绘3幅嬉皮风全彩插画,视觉化呈现书中精彩段落5.【详细注释】贴心加入228处文化背景详注,顺便了解奔腾的1950年代6.【特别制作】88页《在路上》旅行手记,收录珍贵照片、手稿、信件7.【趣味绘制】呈现“垮掉的一代”人物群像,书中角色原型大揭秘8.【特别收录】凯鲁亚克罕见自述与访谈,仿佛和他面对面聊天9.【特别收录】凯鲁亚克原创《在路上》歌词,扫码可收听他本人演唱的原声10.【特别收录】《在路上》半个世纪以来文化影响集锦,看完就知道这书有多伟大。
译者:姚向辉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在路上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杰克·凯鲁亚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午后的空旷:仲宫镇童年
《午后的空旷——仲宫镇童年》是当代知名女诗人、作家,2011年、2021年人民文学奖、2022年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路也的最新力作。全书约17万字,分为“酿酒厂”“石头大院”“核桃树小学”“南河滩”四个章节。书中,她代入一位小女孩的视角,穿越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某省城南部山区的仲宫镇,回忆改革开放前后城乡接合部似水年华,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特色。在这部作品中,路也以介乎散文和小说的笔调回小说13.4万字 - 会员
海潮吞噬白沙
人在快死去的时候,眼前会出现生前所见吗?她好像是快死了。眼睛痛,鼻腔痛,胸口痛,脑后发热。身体被沉沉地往下拖,往下拽,被死死地压住。咸得发苦的水从鼻子、嘴巴和耳朵灌入,一点点地侵蚀躯壳、吞噬皮肉。这一切就如活着的时候那般痛苦。危险,原来离自己那么近,让人无法防备。没有人愿意相信。是谁将她推向这里?那些是带她一起来这里的人,哪些又是将她推向这里的人。所有的罪恶,都有迹可循。小说14.2万字 - 会员
天下胡辣汤(全2册)
这是一部书写河南胡辣汤题材的长篇小说,是方言文学的代表作家王少华的又一力作。小说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收尾至21世纪初期,介绍了胡辣汤的缘起,讲述了“中原苦难地”祥符城里,胡辣汤三大流派由分歧、对立到融合、发展,最后合力把胡辣汤端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餐桌上、使穷人饭登上了大雅之堂的故事。一碗胡辣汤,道尽了河南人对家乡热土的爱恨情仇,绘出了中原人野蛮生长、不屈不挠的文化底色。小说38.7万字 我的奋斗6:终曲
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六卷本自传小说《我的奋斗》与希特勒的野心无关,是作者四十多年成长与生活的自述,六卷主题分别为死亡、爱情、童年、青春、梦想、思考。书中用流水笔调记叙平凡生活,直白坦诚,有着“自虐般的真实和琐碎”,又在日常细节中呈现了动人的敏感。本书为《我的奋斗》系列的最后一部,如同一块落下的巨石,将读者对前五部的记忆和理解完整激荡而出。从第一部出版时在家人与朋友间引起的不快与争议出发,小说77.7万字- 会员
磨铁经典第8辑:春之死
关于权力,乔治·奥威尔写《1984》,罗多雷达写《春之死》。在她用文学搭建的村庄里,残酷的习俗与惯性的苦难循环往复,将万物复苏的春天拖入终将枯萎的轮回。罗多雷达敏感的笔触把佛朗哥政权与纳粹主义那压抑、晦暗的底色融进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中,但镇压并不意味着屈从,它换来的是更微小、更有力的反叛。小说8.3万字 - 会员
首里之马
主人公未名子久居于冲绳岛,她从事着一份特殊的工作,通过在线问答与世界尽头孤独的从业者们进行沟通联系,以此帮助“这些孤独的从业者们能够定期得到精神关怀和情感共鸣”。同时,未名子还在记录保存冲绳史料的乡土史料馆做志愿者。这是她从中学时代就一直坚持的工作。顺女士是乡土史料馆的创建者。身为民俗研究者的顺女士,一生足迹踏遍全日本。随着年岁渐长,她将冲绳岛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站,移居于此。某日,一匹宫古马误入未名小说6.2万字 - 会员
我想睡上一整年
那一年我二十六岁。一头金发,身材窈窕,有一份不赖的工作,在纽约上东区有一间公寓。在他人看来,我或许拥有了一切。没人知道,我正在悄无声息地崩溃。我不特别想哭,也不特别想笑,对周围的事物不再有感觉。而每当我躺下,进入黑暗的虚空,脑中纷乱的声音即刻停止,这感觉很好,近乎幸福。我开始进入越来越久的沉睡。减少使用手机。减少网络购物。停止无用社交。停止做美白。停止梳头发。停止用镊子拔毛。一周顶多冲一次澡。在家小说13.9万字 - 会员
祠堂记:巡抚王来任的来与去
本书由中国作协会员、宝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郭海鸿创作,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塑造广东沿海,尤其是深港两地人民所敬仰、纪念的历史人物——康熙初年广东巡抚王来任这个清正廉洁、爱民勤政的典型形象。小说9万字 - 会员
膏矿叙事
《膏矿叙事》里的故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讲起。贺小果,邱红兵,刘青松等一系列人物生活在一座国企石膏矿区。这段时期,国企改革,打工潮兴起。而曾经独立的自洽的矿区生活也面临着种种起伏与冲突。出走与留守,爱情与欲望,信仰与金钱。每个人都经历时代的风浪呼啸。他们身上既有清晰的时代烙印,也有各自鲜明的个性色彩。虽然不同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但他们对于理想、爱情、信仰的追寻执守却是相通的。人性的小说12.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黑塞精选集)
“黑塞精选集”收入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不同时期的五部代表作:《在轮下》《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悉达多》《荒原狼》《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在《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中,两个少年,一个睿智理性,立志在青灯经卷前将全部身心奉献给信仰,一个跳脱感性,要在流浪之中追求极致的爱欲和艺术。当生命走向终点,知己再度重逢,他们相望的目光中,是对过往人生的感怀,也是对不曾褪色的友情的欣慰。社会19.1万字- 会员
奇迹唱片行(2021年新版)
当你静下来聆听,世界就开始变化。这儿有家唱片行。一家明亮的小小唱片行。门上没有店名,橱窗内没有展示,店里却塞满了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流行乐等各种黑胶唱片。它时常开到深夜。孤独的、失眠的、伤心的或是无处可去的……形形色色的人来此寻找唱片,或者,寻找自己人生的答案。而老板弗兰克,四十岁,是个熊一般高大温柔的男人。只要告诉他你此刻的心情,或者讲讲你的故事,他总能为你找到最合适的唱片。一个关于跨越藩篱社会15.1万字 嚎叫的磨坊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芬兰北部拉普兰地区的小镇上来了一个自称贡纳尔·胡图宁的男人。他买下了当地河边的磨坊,在那里勤恳地工作。夜深人静之时,贡纳尔常常忍不住模仿动物嚎叫,村子里的人们无法容忍他的异常,医生和警察联手把他送入精神病院。为了捍卫嚎叫的自由,贡纳尔历经千难万险,最后逃向山林,成为村庄的传说。村庄里的荒唐故事仿佛映照出每个人在逼仄生存环境中的缩影。小说问世后在欧洲广受欢迎,已数次改编为电影、更新至:第39章 法文版译者按岛
《岛》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希腊的关于家庭、浪漫、战争、疾病和历史的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多年来,阿丽克西斯发觉母亲总是过分地守护着自己的过去,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结结实实。阿丽克西斯决定打开母亲尘封的过去。她来到爱琴海边的一座小镇,登上一座叫斯皮纳龙格的荒凉小岛。这曾是一个关押麻风病人的孤岛,一处令小镇、爱琴海,甚至整个欧洲都谈之色变的地方,更是母亲的禁地。禁地打开,这座看似废弃的小岛更新至:第29章 走出孤岛(3)- 会员
菜穗子
一本被刻意隐藏的日记;一段漫长而又无声的争吵;一对明明想靠近却又被误解和矛盾越推越远的母女……在旧屋的榆树下回忆往昔,才明白那些面对母亲时的厌烦、退缩和担忧原来是成长的证明——才发现我也有自己想要的人生!社会7.2万字 - 会员
悉达多(2022版)
年轻的悉达多发现人生总要经历种种痛苦,为了寻求解脱,他开始独自流浪。途中,他聆听了长者的教诲,探索了情欲的奥秘,拥有过大量的财富……几乎穷尽了灵与肉的体验之后,悉达多还是深陷痛苦,不得解脱。绝望之际,他来到河边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在这时看到了世界的美妙圆融……黑塞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一直牢牢把握着时代病的症候,他擅长探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与痛苦,努力在作品中展现、剖析个人心灵危机,用文学治愈自社会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