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
赵爱玲更新时间:2019-09-29 12:56:1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由具有共象意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发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核心论题,侧重从理论概述、时代境遇、重点和难点问题、现实对策层面进行研究。全书由导论和正文十一章组成。导论侧重从政策理论和现实关切角度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研究的时代价值。第一、二章集中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缘起及其重要性等问题;第三、四、五、六章,结合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全球化、网络化、现代化时代境遇与现实挑战,着重探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基础、基本要求、现实目标、基本向度、主要原则与逻辑思路等;第七、八、九章侧重从凝练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培育当代大学生、领导干部、公共人物三大特殊群体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破除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及其危害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论证;第十、十一章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侧重探明了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路径与战略对策。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3-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重在实践养成:着力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的价值转化和升华
- 三、突出典型示范:着力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
- 二、彰显舆论引领:着力完善新闻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回应机制
- 一、注重文化熏陶:着力把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方面
-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三、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
- 二、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 一、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赵爱玲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北宋西北城镇布局、治理与边疆社会稳定研究
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区修筑城寨的举动,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本书通过对北宋时期西北城镇布局、国家政策与动态的人口变动、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最终总结出一套北宋西北边疆管控的理论体系,即在战争之外,更重视民生、更加强对基层社会的软性管理,通过不断的文化融合,实现对边疆由内及外、从微观到宏观的有效管控。政治19.6万字 - 会员
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研究
本书立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宏大历史背景,深入考察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历史发展进程,全面剖析社会改造思潮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来源、目标、方法、手段、理论根据、依托力量等等,阐明其中各种改造主张与社会转型的互动关系。政治66.1万字 - 会员
先秦社会治理思想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先秦诸子在理论上提出了一整套指导社会治理实践的学说,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社会治理思想。这些社会治理思想,不仅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启示,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实践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朴智慧。政治15.9万字 - 会员
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底定边疆”,形成了东到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西抵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北达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南达南海诸岛的辽阔疆域,奠定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多元化格局。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危机重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所要面对并解答的问题。本书以清代历史前后期为序,分述不同陆疆区域和海疆的演进历程,释其中政治43.2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道路与智慧
当今世界,纷繁变幻。面对天下大势的变化,应该如何理解走入新时代的中国?新一代的中国学者应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为未来做好充分的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吉林大学不同学科的学者从文明的意义上就各自的视角分别对中国道路和理论自信、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热点问题、中国的内涵及其审美理想、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法治思想、中国的法律文化、中国学派的建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逻辑、中国的反贫困道路和当代中国数字政府治理等问题政治19.8万字 - 会员
新质生产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书由理论内涵、科技创新、数实融合、新型工业化、未来产业、县域经济和创新实践这7个部分构成,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专精特新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旨在帮助读者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战略机遇。政治12.3万字 - 会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史论
本书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史进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价值、指标体系,考察了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侧重从历史逻辑、道路转型、制度完善、文化重塑、权力结构调整五个维度突破困境,从而推进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政治13.6万字 - 会员
清代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
从嘉庆元年(1796)起至宣统三年(1911)云南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地方统治止,是清王朝统治云南后期,变革是其最大特征,国家治理面临着内忧外患多重挑战。本书作者大力收集和综合利用档案、文集、官修私撰著述等文献资料,运用时空分析的视角和方法,点面结合,独辟蹊径,尝试对清代后期封疆大吏群体认知云南省情与国家治理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云南封疆大吏群体作为国家治理实施主体,是清代后期云南历史演进的重要动政治21.2万字 - 会员
新时期小说的农民意识现代转型
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化尤其是其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占据着决定性地位。新时期,伴随着包产的推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从各个方面体现出现代化的转型,也成为小说叙事的一个主要内容。目前,关于新时期小说中农民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很少,对农民意识现代转型的系统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力图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线索,从土地意识、身份定位、伦理困惑、科学意识、消费观念等五个方面梳理农民意识的现代转型,并由此探究农民政治19.4万字